今年以来,延吉市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服务+校企合作”系列扎实举措,全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实现量质齐升,截至目前,全市2025年度获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攀升至53家,同比增长23.3%,总量占全州的39.6%,稳居全州首位,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加码”护航,培育根基稳扎稳打
延吉市聚焦企业需求,举办“一起益企”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题政策培训会,面向全市60户工业企业,共计70位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中辅导。特邀省科技厅专家团队,就申报标准、流程规范、材料组织及扶持政策等核心要素进行权威解读和深度辅导,并设置互动答疑环节,有效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政策要点,提升申报能力,为后续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前对申报政策一知半解,多亏了这场培训会,专家把申报标准和扶持政策讲得明明白白。”吉林普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女士说,企业正是借助培训学到的知识,顺利通过认定,获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
服务“满格”升级,靶向施策精准破题
针对企业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市工信局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建立“政策辅导员+技术专员”服务专班机制,由局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业务骨干主动下沉一线,对具有申报潜力的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服务。服务专班从知识产权梳理、研发费用归集、财务数据规范,到申报系统操作、材料撰写完善等环节提供全流程、精细化辅导,帮助企业查漏补缺、扫清障碍,切实降低了企业申报成本与难度。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针对性入企服务60户次,成功帮助吉林烟草延吉卷烟厂成功获批省级智能工厂,成功推荐吉林烟草延吉卷烟厂、阿里郎包装成为省级绿色工厂,延吉龙川包装获批省级科技创新中心。
校企“联合”攻坚,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延吉市积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创新成果对接”“走进高校实践交流”等校企合作活动,打破企业与高校间的资源壁垒,搭建“需求对接、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的高效桥梁,围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核心需求深度洽谈,推动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契合,截至目前,已推动28户工业企业与延边大学达成合作,签署合作协议超过30份,24名省内高校院所专家驻20户企业担任“科创副总”,为企业攻克技术瓶颈、储备创新人才注入高校动能。
延吉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依托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优化创新生态,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推动形成“小升规—专精特新—科技型—产业集群”的全链条培育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