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从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为着力增强知识产权融资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人行重庆市分行、市财政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出台10项措施,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提质增效。
据介绍,《措施》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围绕建立质押融资快速通道、创新“渝知贷”产品体系、降低融资服务成本、强化知识产权质押风险分担、强化融资服务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打出“组合拳”,帮助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产,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金融工具获得创新红利。
在建立质押融资快速通道方面,完善“政务·知识产权在线”数字化应用,联合“长江渝融通”平台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产品选择、融资需求提交,为商业银行、担保(保险)机构提供一站式融资需求对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信息查询、专利质押登记办理等服务,打造质押融资快速通道。
在创新打造“渝知贷”产品体系方面,探索“科技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叠加信用贷款模式、“银行+保险+知识产权”联动互补融资模式,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自动提升授信评级,开发知识产权质押线上线下产品,集中发布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要产品清单,聚力打造“渝知贷”质押融资产品矩阵。
在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成本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结合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及智能化评估模型工具,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体系。鼓励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提高精准服务能力,为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模型优化、银企对接、押品筛选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根据运营绩效给予补贴。
在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方面,将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纳入科技专项担保计划,提高单户担保额度最高至3000万元,提高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责任分险比例最高至40%,提高代偿率上限至5%,降低平均担保费率至1%以下。另外,《措施》还提出,将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业务,纳入担保费奖补范围。
在强化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鼓励金融机构打造知识产权融资特色金融服务港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色网点。鼓励重庆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等运营机构设置知识产权质物处置专门板块,通过集中拍卖、集中收储等方式探索知识产权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建设知识产权金融人才库,培养一批知识产权金融专员,加强对银行信贷专员、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互通培养。
据统计,今年前两季度,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40.61亿元,惠及企业318家,质押金额同比增长61.8%,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及度和惠企面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