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国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河南是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十四五”期间,河南在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9月2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万战伟介绍,“十四五”以来,河南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始终位列中部第一,战略位势不断增强。
扎实推动中部崛起,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万战伟介绍,河南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中坚力量。围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切期望,河南制定印发了关于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助推“三基地一枢纽”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1.6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8500万千瓦。全省工业增加值居中西部首位,工业大省地位持续巩固提升。全省“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达到8个、位居全国第2。郑州都市圈以占全省15.6%的面积,集聚了全省近30%的人口和近40%的经济总量,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一主两副、一圈四区、多点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深入落实黄河战略,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万战伟介绍,河南作为千年治黄的主战场、黄河战略的首提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围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战略导向,河南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扎实推动黄河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地,推动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持续推进“二级悬河”治理、河道综合提升,全面建成501公里标准化堤防,完成30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战胜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严重的秋汛洪水和1982年以来沁河最大洪水,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沿黄生态廊道1194公里全线贯通,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殷墟、隋唐洛阳城等8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走廊已具雏形,“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万战伟表示,下一步将以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为引领,推动全省各地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明晰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服务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贡献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