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橙果MALL-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首页  >  新闻详细

聊城出台20条措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8/22 0:00:00 来源:


  近日,聊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了让社会公众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更准确了解把握政策内容,8月21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有关内容。发布会上,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涛就政策有关情况作介绍。



  周涛介绍,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聊城市坚持制造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纵深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制造业发展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规模能级持续跃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22年的30.2%提高至2024年的32.5%,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2大产业成功迈上千亿级台阶,绿色化工、绿色建材、黑色金属加工3个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大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近三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7.5%。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6个,连续两年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实数融合成效显著,培育轴承、电线电缆、精品钢板等省级“产业大脑”5个、省级DCMM贯标试点106个,培育东阿阿胶、宇捷轴承、汉河电缆等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先进级20家,推动3000余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主体活力迸发,目前,聊城市拥有华泰化工、鑫鹏源、莱柯机器人等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等优质企业1166家,数量是2021年底的近10倍。聊城市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当前,聊城市制造业正处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转型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激发产业活力,巩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聊城市在充分评估原有政策成效的基础上,对现行涉企政策进行系统优化整合,形成了全新的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聚焦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环节,系统集成为六大板块、20条具体措施。

  推动创新能力提升。主要包括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创新平台升级、鼓励研发创新、助推成果转化、引育高层次人才等5条政策,旨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能级和水平,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主要包括促进稳定增长、推动做优做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导未来产业加快布局、鼓励利用外资、助力开拓市场等6条政策,既覆盖企业稳增长、提效益、拓市场的共性需求,也包含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个性化政策,旨在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主要包括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四首”〔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首件套电子产品〕研发推广、支持质量品牌打造等3条政策,旨在引导企业重改造、强研发、塑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

  加快智改数转步伐。主要包括推动智能制造和促进数字化转型2条政策,突出强调发挥“聊城市新型工业化智慧平台”枢纽作用,打造智能工厂,培育数字化标杆,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鼓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引领互联网平台提升2条政策,对产业集群、产业链促进机构、“产业大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予以奖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升服务企业能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绿色制造水平。主要包括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和引导资源综合利用2条政策。其中引导资源综合利用支持政策,旨在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下一步,聊城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宣传。拓宽渠道、创新形式,深化政策宣传解读,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二是优化兑现流程。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强化监督管理,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三是深化跟踪服务。建立“回头看”机制,及时破解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确保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联系我们

  • 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 联系电话:010-68709919
  • 邮       箱:zhonghui@niita.cn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3号楼

官方微信

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Rights Reserved ICP证: 京ICP备2021031015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544号